【参考答案】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 1862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 网上在线形考作业

【题目】: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报表项目 ××年1月 ××年2月
国外资产 89451.67 92808.54
外汇 88044.93 91401.23
货币黄金 337.24 337.24
其他国外资产 1069.50 1070.07
对政府债权 2856.41 2839.26
其中:中央政府 2856.41 2839.26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贷款 6484.92 6521.34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贷款 21917.51 21930.85
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 66.34 66.34
证券买卖730.92 425.14
总资产 121507.77 124591.47
储备货币 73380.48 80878.55
货币发行 30236.40 33977.29
  金融性公司存款 42943.03 46619.14
    其他存款性公司 42817.49 46489.14
    其他金融性公司 125.54 130.00
  非金融性公司存款 201.05 282.12
活期存款 201.05 282.12
国库存款 12907.87 12722.11
发行债券 23337.95 20925.92
国外负债 926.20 938.69
自有资金 219.75 219.75
总负债 121507.77 124591.47

(根据某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进行适当修改,“金融性公司存款”包括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考核目的:通过分析上面的资产负债表,考查学生对中央银行资产与负责业务以及经营原则的理解和掌握。
要 求:
①根据以上资产负债表,简述中央银行主要的资产、负债业务。
②试述中央银行业务经营原则和一般限制性规定。

【答案】:请联系QQ:3547246957

【题目】:
【案例分析】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0分)。
2007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在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作用下,货币、信贷增长出现放缓迹象,但总体看依然偏快。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6.4万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M1增速加快,主要是由于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增长较快,一是经营效益好,市场活跃,企事业单位投资意愿较强,对活期存款的需求迅速增加;二是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增长放缓,企业为满足支付需要而持有更多活期存款。M0余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幅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第一季度,累计现金净投放315亿元,同比多投放875亿元。
3月末,基础货币余额7.7万亿元,基础货币的增速较高,主要与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银行较多运用存款准备金工具冻结流动性有关。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一季度末,中央银行5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冻结的流动性统计在基础货币总量中导致基础货币同比增速较高。如果2006年以来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所冻结的流动性改由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对冲,那么当前基础货币增速将大致相当于2006年平均水平(摘自二○○七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考核目的:这是一道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结合学科主要知识点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化对学习重点的理解和认识。
要 求: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述我国M0、M1、M2的统计口径。
②分析决定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
③解释现金净投放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
④说明我国基础货币的主要内容。
⑤分析说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发行央行票据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有何不同?

【答案】:请联系QQ:3547246957

【题目】:
【综合思考题】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理论,试论增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能的途径(100分)。
考核目的:通过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和传导机构的理解与掌握,将理论同我国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金融问题的能力。
要 求:
①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
②对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理论的内容进行概述;
③提出自己对增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能途径的观点。
④字数不低于600字。

【答案】:请联系QQ:3547246957

【题目】:
【案例分析】:比较中西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差异(100分)。
在西方国家,一般人认为存款准备金制度作用效果过于猛烈,以至于有人将存款准备金制度比喻为外科医生使用斧头做手术;而且,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不足,危及银行体系资金的正常清算和稳定。但是,从2006年7月5日至2007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由7.5%上调至11.5%,仅07年上半年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回收的流动性就超过8500亿元人民币,并且有专家预测,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的可能。
考核目的:案例分析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存款资金准备金制度的理解与把握,也有利于同学们加深对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了解和认识。
要 求:
①根据上面给出的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资料,对比中西方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解释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②分析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
③应简述存款准备金制度优缺点理论并谈谈你的认识;
④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请联系QQ:3547246957

【题目】: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报表项目

××年1月

××年2月

国外资产

89451.67

92808.54

外汇

88044.93

91401.23

货币黄金

337.24

337.24

其他国外资产

1069.50

1070.07

对政府债权

2856.41

2839.26

其中:中央政府

2856.41

2839.26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贷款

6484.92

6521.34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贷款

21917.51

21930.85

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

66.34

66.34

证券买卖

730.92

425.14

总资产

121507.77

124591.47

储备货币

73380.48

80878.55

货币发行

30236.40

33977.29

  金融性公司存款

42943.03

46619.14

    其他存款性公司

42817.49

46489.14

    其他金融性公司

125.54

130.00

  非金融性公司存款

201.05

282.12

活期存款

201.05

282.12

国库存款

12907.87

12722.11

发行债券

23337.95

20925.92

国外负债

926.20

938.69

自有资金

219.75

219.75

总负债

121507.77

124591.47

(根据某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进行适当修改,“金融性公司存款”包括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考核目的:通过分析上面的资产负债表,考查学生对中央银行资产与负责业务以及经营原则的理解和掌握。

要 求:

①根据以上资产负债表,简述中央银行主要的资产、负债业务。
②试述中央银行业务经营原则和一般限制性规定。

【答案】:请联系QQ:3547246957

【题目】:
【案例分析】:比较中西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差异(100分)。

在西方国家,一般人认为存款准备金制度作用效果过于猛烈,以至于有人将存款准备金制度比喻为外科医生使用斧头做手术;而且,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不足,危及银行体系资金的正常清算和稳定。但是,从2006年7月5日至2007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由7.5%上调至11.5%,仅07年上半年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回收的流动性就超过8500亿元人民币,并且有专家预测,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的可能。

考核目的:案例分析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存款资金准备金制度的理解与把握,也有利于同学们加深对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了解和认识。

要 求:

①根据上面给出的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资料,对比中西方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解释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②分析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

③应简述存款准备金制度优缺点理论并谈谈你的认识;
④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请联系QQ:3547246957

【题目】:
【综合思考题】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理论,试论增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能的途径(100分)。

考核目的:通过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和传导机构的理解与掌握,将理论同我国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金融问题的能力。

要 求:

①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

②对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理论的内容进行概述;

③提出自己对增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能途径的观点。
④字数不低于600字。

【答案】:请联系QQ:3547246957

【题目】:
【案例分析】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0分)。

2007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在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作用下,货币、信贷增长出现放缓迹象,但总体看依然偏快。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6.4万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M1增速加快,主要是由于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增长较快,一是经营效益好,市场活跃,企事业单位投资意愿较强,对活期存款的需求迅速增加;二是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增长放缓,企业为满足支付需要而持有更多活期存款。M0余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幅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第一季度,累计现金净投放315亿元,同比多投放875亿元。

3月末,基础货币余额7.7万亿元,基础货币的增速较高,主要与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银行较多运用存款准备金工具冻结流动性有关。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一季度末,中央银行5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冻结的流动性统计在基础货币总量中导致基础货币同比增速较高。如果2006年以来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所冻结的流动性改由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对冲,那么当前基础货币增速将大致相当于2006年平均水平(摘自二○○七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考核目的:这是一道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结合学科主要知识点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化对学习重点的理解和认识。

要 求: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述我国M0、M1、M2的统计口径。

②分析决定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

③解释现金净投放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

④说明我国基础货币的主要内容。
⑤分析说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发行央行票据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有何不同?

【答案】:请联系QQ:3547246957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联系微信
联系微信
联系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