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题 论述题 共1题 共20分
1.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案: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二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 (4)“三同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 (6)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 (7)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二大题 问答题 共4题 共40分
2.
新公共管理对城市管理具有哪些启示?
答案:
(1)培育多元主体共治; (2)引入私部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3)对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
3.
经济性规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案:
(1)进入规制。其主要手段有特别许可、特别注册制度和申报制; (2)数量规制。其主要手段有投资规制和产量规制; (3)质量规制。其主要手段有质量标准和规范、质量达标许可证、专门的检查监督制度等; (4)价格规制。其主要方法有边际成本定价、平均成本定价、历史最高水平限价以及投资回报率定价。
4.
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是什么?
答案:
(1)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体现战略性 (2)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提高科学性; (3)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加强协调性; (4)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注重操作性。
5.
我国协调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
(1)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3)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 (4)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 (5)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
第三大题 不定项选择题 共20题 共40分
6.
一般认为,增长极通过( )对区域经济产生组织作用。
答案:A.支配效应
C.溢出效应
D.乘数效应
7.
区域协同发展实行强调控模式的国家是( )。
答案:A.法国
B.荷兰
C.日本
D.希腊
8.
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
答案:A.治理方面的制度
B.监督方面的制度
D.预防方面的制度
9.
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 )。
答案:A.慈善模式
B.民主模式
C.巨物模式
10.
下列的城市政府职能中,( )属于传统职能。
答案:A.消防
D.治安管理
11.
非常态事件的特征包括( )。
答案:A.非突发性
B.非紧急性
D.快速传播性
12.
在( )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答案:D.衰退型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具有( )的特征。
答案:A.以“间接性”为主
C.以“经济性”为主
D.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14.
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 )和获取。
答案:A.优劣机威分析方法
C.政经社技分析方法
D.历史分析方法
15.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政府主导、居民响应参与、自上而下推行的社区治理模式( )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答案:D.新加坡
16.
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可以分成( )。
答案:A.弱调控模式
B.多元调控
D.强调控模式
17.
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
答案:A.确认危机来源预警系统的建立
B.危机判断危机应对
C.预警系统的建立危机判断
D.危机管理的核心阶段确认危机来源
18.
城市环境的特征是( )。
答案:A.脆弱性
B.开放性
C.人为性
D.复合性
19.
土地有形市场基本职能包括( )
答案:A.提供交易场所
B.办理交易事物
C.提供交易信息
D.代理土地交易
20.
集聚经济对城市管理的启示是( )。
答案:A.大力发展城市群经济
B.城市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21.
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 )区别于农村地区。
答案:A.人口数量和密度
C.产业构成
D.行政管辖
22.
城市规划真正成熟时间是在( )。
答案: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23.
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 )。
答案:A.生活质量指标
B.生态环境指标
C.社会进步指标
D.经济发展指标
24.
市政府构成体制从世界范围看,一般多由( )组成。
答案:A.市议会
B.市行政
C.市司法
25.
( )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答案:B.科技现代化
D.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