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题 问答题 共4题 共40分
1.
城市经济运行的目标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1)在平抑和消除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的同时,实现城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2)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3)保障充分就业,实现收入公平分配。
2.
处理社区自治组织与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
(1)面向社区,重心下移的原则; (2)事权下移,责、权、利配套的原则; (3)以人为本,资源整合的原则; (4)有利于扩大民主、依法自治的原则。
3.
我国长期以来的城市政府职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1)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职能; (2)城市社会发展、社会控制与社会保障职能; (3)公共经济管理和经济振兴职能。
4.
城市环境管理的核心症结是什么?
答案:
(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 (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 (3)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仍不到位; (5)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仍有待提高。
第二大题 论述题 共1题 共20分
5.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案: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二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 (4)“三同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 (6)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 (7)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三大题 不定项选择题 共20题 共40分
6.
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主要包括的行为者是( )。
答案:A.处理者
B.消费者
C.废物处理者
D.资源开采者
7.
从问题的相互关系不同,区域协同问题可以分为( )。
答案:A.纵向协同
D.横向协同
8.
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是( )。
答案:A.编制要体现战略性
B.编制要提高科学性
C.编制要加强协调性
D.编制要注重操作性
9.
关于社区的管理,国外主要的组织管理模式是( )。
答案:B.混合型
C.政府主导型
D.自治型
10.
非常态事件的特征包括( )。
答案:A.非突发性
B.非紧急性
D.快速传播性
11.
( )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答案:C.工业化
12.
一般认为,增长极通过( )对区域经济产生组织作用。
答案:A.支配效应
C.溢出效应
D.乘数效应
13.
区域协同发展中实行弱调控模式的国家是( ) 。
答案:D.美国
14.
在我国,市人民团体特指( )组织。
答案:A.市妇联
B.市共青团
D.市工会
15.
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包括( )
答案:A.城市的经济资源禀赋情况
B.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C.城市的社会资源禀赋情况
D.城市发展的环境
16.
我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中的市行政管理体制包括( )。
答案:A.市行政领导体制
B.市行政管理跨度何管理层次的有机结合体
C.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与本级政府的权责关系及其运行机制
D.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与上级对口业务的权责关系及其运行机制
17.
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中( )是根本保障。
答案:A.法治手段
18.
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 )。
答案:A.慈善模式
B.民主模式
C.巨物模式
19.
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 )的城市。
答案:A.适于居住的
B.银行信赖的
C.治理和管理良好的
D.有竞争力的
20.
非常态事件处理的原则( )。
答案:A.重要优先原则
B.统筹协作原则
C.充分准备原则
D.监督保障原则
21.
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机构包括( )。
答案:A.综合机构
B.专业机构
C.协调机构
D.临时机构
22.
( )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答案:C.第三次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 )的协调与统一。
答案:A.生态可持续发展
C.经济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
24.
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
答案:A.外部性
B.公共物品
C.非对称信息
D.垄断势力的存在
25.
在( )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答案:D.衰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