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未经再加工或未公开于社会的最原始的资料是( )。
答案:A.零次文献
2.( )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
答案:B.系统抽样
3.在设计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 )。
答案:D.后面
4.( )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
答案:B.定序测量
5.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 )。
答案:A.统计值
6.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是指( )。
答案:A.内在效度
7.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
答案:B.负相关
8.( )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
答案:A.定类测量
9.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 )。
答案:C.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
10.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 )。
答案:D.机器记录
11.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是( )。
答案:A.定类变量
12.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 )。
答案:A.个别访谈
13.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它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 )。
答案: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4.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 )。
答案:C.李景汉
15.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将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 )。
答案:B.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16.问卷中有关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情况等方面的问题一般属于( )。
答案:A.背景性问题
17.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 )。
答案:D.曲线相关
18.个案调查是一种( )。
答案:A.定性研究方法
19.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 )。
答案:D.参数值
20.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各个变量的取值之间互相排斥,决不兼容。指的是( )。
答案:C.互斥性
多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以下属于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社会阶层的有( )。
答案:A.工人
B.农民
22.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 )。
答案:A.直接抽样法
C.随机数表法
D.抽签法
23.以下属于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社会产品的有( )。
答案:A.歌曲
B.电影
C.广告
D.服装
24.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即( )。
答案:A.准备阶段
B.调查阶段
C.分析阶段
D.总结阶段
25.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
答案:A.研究的广泛化
B.方法的科学化
C.手段的现代化
D.研究的专业化
26.社会调查研究依时序,可分为( )。
答案:A.横剖研究
C.纵贯研究
27.当今社会的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的特性是( )。
答案:B.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
C.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
D.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
28.普查的基本特点有( )。
答案:A.涉及范围广、对象多
B.时间性强、调查全面
C.普查资料的标准化程度很高,易于统计汇总和分类比较
D.调查结论概括性高,具有普遍性
29.有效的测量规则的条件有( )。
答案:A.准确性
B.完整性
C.互斥性
30.摘取信息的基本步骤有( )。
答案:A.浏览
B.精读
C.筛选
D.记录
31.以下属于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社会组织的有( )。
答案:A.工厂
B.学校
C.医院
D.报社
32.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
答案:B.定序变量
C.定比变量
D.定距变量
3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其目的,可分为( )。
答案:A.描述性研究
C.解释性研究
34.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它们是( )。
答案:B.查阅文献
C.咨询
D.实地考察
35.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等。
答案:A.实用性
B.系统性
C.时效性
D.经济性
36.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
答案:A.文献搜集
C.摘录信息
D.文献分析
37.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
答案:A.总体规模
B.抽样的精确性
C.总体异质性程度
D.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38.社会测量的几个要件是( )。
答案:A.测量对象
B.测量工具
C.测量数值
D.测量规则
39.社会调查在选择测量层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
答案:A.要“量体裁衣”,根据测量对象的特征选择测量层次
B.要根据研究条件选择适当的测量层次
C.要根据调查研究对准确度的要求和实现它的可能性来选择测量层次
D.用较低层次测量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层次测量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之则可以
40.纵贯调查研究的主要形式有( )。
答案:B.趋势研究
C.同期群研究
D.追踪研究
判断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41.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的认识活动。( )
答案:A.√
42.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是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 )
答案:A.√
43.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或由上级部门指定,或由委托单位提出,或由调查者根据其兴趣自选,但无论出自何方,都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
答案:A.√
44.定性研究类型主要运用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或者定量困难的对象研究,或者研究某些处于初级阶段的问题。( )
答案:A.√
45.自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他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
答案:B.×
46.简约论是指调查者用一种调查(分析)单位做资料收集与分析,却用另一种不同类别的或者较低层次的、较小的集群甚至个体调查(分析)单位做结论。( )
答案:B.×
47.操作定义是对一个概念的内涵,也就是性质和特征所作的概括说明。( )
答案:B.×
48.个案调查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访问、座谈、观察等方式。( )
答案:A.√
49.全面调查是一种一次性的调查,其目的是把握某时点上或某一时期的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现象的基本情况。( )
答案:A.√
50.社区是指由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
答案:A.√
51.纵贯研究是指收集某一时点的有关资料,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横截面上的状况,或者分析在这一时点上不同变量间的关系的调查研究。( )
答案:B.×
52.定性研究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
答案:B.×
53.定量研究类型是为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同性质提供量的说明,通过量的研究来了解事物的性质,或者通过量的分析了解某一社会现象各要素之间量的关系。( )
答案:A.√
54.因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他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 )
答案:B.×
55.区群谬误是用个体调查(分析)单位做资料收集与分析,却用集群乃至总体调查(分析)单位做结论。( )
答案:B.×
56.非概率抽样是一种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 )
答案:A.√
57.信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 )
答案:A.√
58.调查单位通常也叫做分析单位,是指社会调查研究中调查对象的基本单位,以及对调查所获资料分析研究的基本单位。( )
答案:A.√
59.抽象定义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变量和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主要是说明概念包含了多大范围、多少维度和多少具体内容。( )
答案:B.×
60.描述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情况及事件,在这类研究中,研究者一般没有或较少议论。( )
答案:A.√